rss
    0

    深度剖析德国欧洲杯无锋阵容 新科冠军仅求稳妥吗-搜狐

    2024.04.16 | admin | 25次围观
    深度剖析德国欧洲杯无锋阵容 新科冠军仅求稳妥吗-搜狐

      【导读】2016欧洲杯,小组赛德国对阵乌克兰,比赛哨声吹响的一刻,贺炜用了一个词形容本场比赛,他说德国队“稳妥”的获得了首场比赛胜利。窃以为,这是一个相当玄妙的形容。

      文章来源>>>体球网

      我们先来看看德国的两个进球:

      第一个进球,克罗斯前场左侧开出任意球,精准的弧线找到了穆斯塔菲。穆斯塔菲以一个非常简单的头球方式完成了本届欧洲杯德国队的第一个进球。

      第二个进球,德国快速反击,厄齐尔持球推进,左边路传向禁区,刚刚登场不久的施魏因施泰格中路小禁区线上跟进破门。

      一个定位球破门,一个反击破门,看起来确实很稳妥。但要知道,本场比赛德国的控球率达到了68.4%,一个将近七成的控球,却没有一个阵地组织进球,这就非常说明问题了。

      1.勒夫再摆无锋阵

      呼声颇高的马里奥戈麦斯并没有获得首发,另一个马里奥获得了首发。时隔两年,勒夫再次让德国摆出了无锋。但今年的无锋,打的比往年更困难一些。

      图中回合,德拉克斯勒左边路下底传中,穆勒禁区一点回做,赫克托跟上打门球打高。这个回合是上半场比赛前30分钟德国的进攻缩影,就是大量的边路传中。

      要打无锋阵,最重要的效果是要达到前场的跑动轮换,不断的穿插接应,以整体串联代替箭头。但前30分钟的比赛,德国显然并没有做到这样的要求。两个边路穆勒和德拉克斯勒位置相对固定,双后腰之一赫迪拉插上幅度很大,所以实际上能够留给格策回撤和厄齐尔拿球的空间非常小。没有空间拉开,德国就很难完成串联,只能去选择大开大合的传中。传中?没有中锋。

      另外一点:

      世界杯之后德国已经成了众矢之的,本届欧洲杯几乎都在盯着德国,这和巴西世界杯的时候是完全不同的境遇。世界杯上的焦点是巴西,但现在焦点就是德国。乌克兰今天的态度就很好的反映了其他球队对于夺冠热门的态度:

      根本不玩高位,就是低位蹲坑。在防守端压缩空间,不让你打的痛快。你不是世界冠军么,有本事就靠无锋让格策头球砸死我。所以,更强的防守密集程度,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破坏了德国的阵地进攻。

      在缺少横向空间的情况下,厄齐尔也选择过通过回撤增加自己的缓冲空间,有一定作用,但起不到决定作用,因为这个情况下,厄齐尔无法在合适的位置下完成最后一传或者倒数第二传,及时他回撤接球,最后的进攻发展结果依然是边路传中。

      图中回合,德国为数不多的一次去有计划的攻击肋部,结果直接遭遇乌克兰的铲抢。本场德国的肋部问题很大,主要两个:一是肋部串联不够,站位太死;二是肋部缺乏主动发起进攻或者直接威胁大门的能力,再加上乌克兰的密集防守,德国进攻中得势不得分就不难理解了。

      23分钟,德国才完成了第一次中路进攻尝试。图中回合,穆勒中路接应,克罗斯跟上完成打门。但好像,像样的中路进攻,也就这么一次。

      还是那句话,德国进攻问题主要就是自己拉不开空间,对手也不给空间。依照德国的实力,只要能给出一点空间,就能制造威胁。图中回合,乌克兰反击不成被德国断下,克罗斯直接找到插上的赫迪拉完成打门。这就是利用了瞬时的纵向空间。

      总体来看,德国上半场虽然领先,但踢得很费劲,唯一的进攻套路就是克罗斯或者博阿滕向两个边路传球,而后完成传中。从德国上半场前30分钟的传球图来看,基本上所有的从中场直接向前意欲打身后的传球全部失误,所谓的无锋,基本上没有打出效果。而且,乌克兰制造的威胁并不比德国来的少。

      如果不是诺伊尔的神勇和博阿滕的英勇,上半场德国就有可能晚节不保。

      2.下半场:有调整,但不明显

      上半场德国踢得怎么样,勒夫是绝对看在眼里的。那么一球领先的局面下,勒夫会选择怎么样去调整。经过权衡,勒夫最终在首场比赛中选择了一个相对稳妥的调整防守,是的,依然是稳妥。

      调整1:增加肋部直接进攻力

      图中回合,德拉克斯勒在大禁区线上直接选择打门被对手门将扑出。上半场不能说德拉克斯勒不积极,但要清楚看到一点:具备相当强内切射门能力的德拉克斯勒并未爆发出全部能量,相比于没有来到法国的罗伊斯,德拉克斯勒表现的不够爆。

      在两个边前卫站位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就需要他们一定程度上能在相对固定的位置爆发更大的能量,图中这次打门的选择就相当靠谱,直接威胁到了对手球门。

      调整2:尝试中路

      图中回合,赫迪拉和格策完成2过3,随后传给厄齐尔出现失误。尽管进攻失误了,但这一次好的中路进攻尝试,德国也需要这样的进攻配合。可以看到,在厄齐尔的左前方已经有队友插上,不出现失误的话,这将是一次能够直接威胁禁区的进攻。

      但为什么说德国选择的是一种“稳妥”的调整,因为不论是哪一种方式,德国给出的改变频率都非常小。偶露峥嵘,但并没有给出大范围长时间的持续调整,这就是所谓的稳妥调整。

      原因:

      1.德国领先,并且拥有控球的绝对优势。勒夫相信通过场面的把控不会出现被对手偷鸡的情况。

      2.首场比赛,取分为主,先拿了三分打底,以后还有时间和场次再来调整。

      3.最重要的,位置和角色不一样了。两年前,德国更多是以挑战者的姿态出征世界杯;两年后,有了一些守江山的意思了。总所周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留给德国犯错和容错的空间越来越小了。

      您可能还喜欢:

      华夏有望冲上中超榜首 李铁低调称仍以保级为主

      法国欧洲杯意大利形势前瞻 能否草木竹石皆可为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