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0

    探索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的实现路径

    2024.02.14 | admin | 32次围观

      农耕文化是以农业生产为中心而形成的一种生产、生活方式和民风民俗文化。优秀农耕文化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也是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资源、重要载体和全程育人的基本场域。因此,深入挖掘农耕文化所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强化农耕文化育人的主引擎打造、主阵地筑牢和新空间拓展,对于激发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强化使命担当作为,打造农耕文化育人的主引擎。高校既是教育、人才和科技的融合地,也是文化传承的理论高地、实践基地和传播重地,承担着传播弘扬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文化使命,要多层面聚力打造农耕文化培根铸魂的主引擎。

      一是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的功能,构筑农耕文化的通识教育体系,以跨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农耕文化教育融入课程中。要聚焦农业强国建设,紧跟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工作实际,着眼于学校自身的优势,把握农耕文化基本内涵,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与校本化实施过程中,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农耕文化教育元素,将农耕文化教育与具体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开展既符合时代特色又“接地气”的农耕文化通识教育,强化有关农耕文化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课程教学,不断培育农耕文化教育金课,实现农耕文化教育的课程化,培养大学生“大国三农”情怀。

      二是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健全高校与地方的合作机制,在社会服务特色优势转化中强化农耕文化教育。高校是主动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的“助推器”,乡村文化振兴的时代要求是高校的社会服务重要行动指南。一方面各高校要主动针对地方乡村文化发展的需要,在智库建言献策、产业融合发展服务等方面形成不同的教育服务体系,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联动机制。另一方面,充分结合农耕文化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等特点,通过与地方合作共建“基地+文化”、科技小院、乡村振兴院等模式,将地方优秀农耕文化资源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

      强化育人途径拓宽,筑牢农耕文化育人的主阵地。聚焦立德树人,凝聚多元主体合力,拓宽教育辐射半径,聚力三个课堂主阵地提升农耕文化启智润心的育人成效。

      一是聚力第一课堂,把农耕文化的内涵精髓和核心要义体现在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协同实施中。农耕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立德树人的属性,为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提供了深厚力量,积极探索“农耕+思政”“农耕+课程思政”的教育组织模式。一方面建好“大师资”筑牢农耕文化育人的发展根基。“大师资”是农耕文化育人的重要保障,可以通过项目研究、互助小组等多种形式凝聚师资力量,增进思政课教师同专业课教师的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有效的按阶段提升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教学素养。同时打造农耕文化教育名人讲坛,邀请“三农”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基层一线代表、乡村非遗传人等乡村振兴人才走进大思政课中,实现“大师资”在“共舞中共振”,弘扬农耕文化,厚植大学生爱农情怀。另一方面强化课程联动,结合学生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特点将农耕文化教学资源进行分类提炼,注重思政课程显性教育和课程思政隐性教育的内容互构,实现农耕文化教学资源共享,从而做到既育人又育才,实现文化育人与文化育才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

      二是聚力第二课堂,积极营造“以文化人、氛围感召”的农耕文化浸润氛围。高校第二课堂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重要载体,是文化育人体系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构建“学生需求+”模式,对焦新时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和文化认同规律,以鲜活的育人载体和生动的表现形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将农耕文化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融入劳动教育实践,开展新颖多样的耕读教育、农耕文化主题教育等,以提振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也可以依托学生社团平台,打造社团农耕文化品牌,将农耕文化教育渗透到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发挥高校社团文化育人的功能。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建设农耕文化展示厅,通过再现农耕故事,开展“情景式”融入学、“沉浸式”常态学,让大学生从中了解传统的农耕方式和生产习俗,追溯农耕文化印记,唤醒他们对农耕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激发大学生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的热情。

      三是聚力社会大课堂,深入乡村实践中汲取农耕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农耕文化根源于乡土,农耕文化育人不仅要在学校课堂中进行,更要在乡村实践的“行走课堂”中进行。实践活动是农耕文化育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而乡村振兴也为大学生深入了解、理解农耕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实践舞台。可以构建“农耕+科研”模式,鼓励大学生聚焦乡村振兴的重难点,通过课题项目、专题调研、田野调查等形式,对传统村落、历史建筑、乡村饮食、民俗文化等蕴含农耕文化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在躬身实践中增强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可以打造农耕文化“体验学习圈”,走进农业文化遗产基地、农耕科普馆、乡村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等,参与农耕文化节,体验农耕劳作,通过走进乡土中国深处,将大学生脑海中的农耕文化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农耕文化的浸润,达成文化理解,从而真正进入农耕文化的时空建构中。

      强化方式方法创新,拓展农耕文化育人的新空间。

      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数字时代的“弄潮儿”。在拓展农耕文化育人成效的实践中,高校要注重时代和科技赋能,遵循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理念。

      一是要活用数智化融媒体,发挥农耕文化传播新优势。紧跟数字经济时代步伐,积极推进建设校园新媒体矩阵的构建与融合,充分发挥融媒体平台的育人载体、文化传播的作用,用好用活用足媒体融合,赋予农耕文化时代感、新鲜感,讲深讲透讲活农耕故事的文化意蕴。同时在实际的融媒体应用过程中,要充分研究不同媒介传播特性,掌握不同媒介的传播规律,从而让农耕文化“活起来”“火起来”。例如利用融媒体技术将农耕文化转换开发为微电影、卡通动漫、视频等网络文化产品。

      二是要巧用数字化新技术,打造农耕文化教育云课堂。一方面用数字化技术赋能课程教学资源供给。将农耕文化资源转化为数字化产品,建设农耕文化云端数据库,从而实现农耕文化教学资源的公开共享,向大学生传递农耕文化内涵,展现农耕文化之美,坚定学生知农爱农情怀。另一方面以数字化技术赋能教学方法优化。在农耕文化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心理需求和兴趣,选择更为灵活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断推进课程教学的守正创新,例如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游戏化学习等,从而实现农耕文化涵养效果的最大化。

      (作者:黄吉迎,讲师,福建农林大学;李星,讲师,福建农林大学。)

      课题项目:2021年福建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项目“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境遇中文化安全的时代内涵及实践方略研究”(编号:JSZM2021025);2020年度福建省中青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类)一般项目(编号:JAS20073)。

    探索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的实现路径

    探索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的实现路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