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0

    按照“实现干净整洁、完善基础设施、绿化村庄庭院”的工作思路

    2024.02.29 | admin | 18次围观

      建设“四好农村路”,逐步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线路;以“绣花功夫”让闲置土地变身“四小园”;全面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让山青水绿风景如画……

      近年来,开平市积极创建省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县,补齐乡村环境短板、推动乡村绿色发展,以生态振兴为抓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开平路径”。

      建好“四好农村路”

      助力乡村发展提速

      多年来,通过推进“四好农村路”、美丽乡村建设,开平市大沙镇已绘就出一幅生态乡村、富裕乡村、活力乡村的动人画卷:置身美丽的风景中,民房依山傍水而建,精美别致,远处青山环抱,一片片苍翠的茶梯田,整齐有序,沿着美丽乡村路农家乐、民宿、采摘观光园不断涌现,乡村充满勃勃生机,绿水青山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

      走进大沙镇大塘面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洁平坦的村道,乡村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一下雨路上都是泥浆,不小心就会溅得一身泥。”大塘面村村民小组长黎国良说,自从村里修了环村公路、入户小路硬底化后,村民下雨天不用再走泥泞路了。

      如今,大塘面村成为外地游客热门“打卡点”,生态乡村游有效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新路。

      驾车行驶在“邑美侨路塘口示范路”上,沿途的田野、碉楼、乡村,构成了一幅幅美景。“邑美侨路塘口示范路”是开平市“邑美侨路”的先行示范段,线路全长约21.046公里,结合开平市世遗廊道、碧道游线的建设,串珠成链,将沿线世遗点自力村碉楼群、立园以及碉庄、红色教育基地谢创故居等最具价值的乡村、华侨文化、红色资源有机串联并融合起来,成为一条条“四好农村路”、精品旅游线路、历史文化游径,丰富了碉楼与村落等华侨文化资源的内涵和价值,成为美丽、有特色的旅游公路。

      近年来,开平市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打造以“四好农村路+侨乡致富”为主题的示范路、实施“路长制”提升路域环境质量等,借助一条条各具特色的“四好农村路”,为游客展现开平深厚的侨乡文化底蕴的同时,实现“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助力开平乡村发展全面提速。

      因此,开平市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四好农村路”示范路建设获评“2020民生示范工程”,“邑美侨路塘口示范路”入选中国公路学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美丽乡村路”,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的道路。

      打造特色“四小园”

      美丽乡村“颜值”再提升

      阳光透过百年古树,落下星星点点的斑驳,开平市百合镇茅冈村委会宝顶村的小公园里,数名老人坐在石凳上唠家常。“没想到家门口居然变得这么漂亮,现在每天都有很多人到小公园来聚一聚,日子过得很舒坦。”80多岁的村民周伯说。

      让空地绿起来、美起来,是宝顶村打造“四小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的思路。该村大力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拆除原有废旧猪栏、鸡棚等,清理了大量建筑垃圾、杂物杂草。同时,将村内镇东楼前的一块闲置空地升级改造成小公园,美化环境的同时,让其成为群众休闲的好去处。

      宝顶村打造特色“四小园”,推动美丽乡村提档升级,只是开平市利用闲置土地建设“四小园”的一个缩影。

      门前闲置空地变成小公园,供当地群众休闲娱乐;小菜园除了能为群众餐桌添道菜,还变成了小景点;碉楼下建设的小果园,独具开平侨乡特色……

       

      近年来,开平市以创建省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县为抓手,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探索“四小园”建设,充分利用“三清三拆”后闲置土地,盘活闲置资源,按照“实现干净整洁、完善基础设施、绿化村庄庭院”的工作思路,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因地制宜对闲置土地进行硬化、绿化、亮化提升,探索出一条“花钱少、方法好、时间短、齐参与、效果佳”的建设新路子。

      在“四小园”建设过程中,开平市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万里碧道建设,树立“一盘棋”思想进行整体规划,做到“县统筹、镇规划、村实施”,充分研究“三清三拆”工作与“四小园”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四小园”规划建设纳入村庄整体规划。

      绿色生态在于尽可能将物品循环利用。开平市在开展“三清三拆”时注重收集废弃砖瓦材料,尽可能减少材料的搬运,充分发挥侨乡特色砖砌艺术,设计符合乡村风俗习惯的风格,做到“哪里拆就在哪里建”,不断将闲置土地建设成别具特色的功能性园地。2020年以来,开平市已打造“四小园”特色村585条,“三清三拆”后土地闲置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赤坎镇石溪村等“四小园”特色村已成为当地“网红打卡点”,美丽乡村“颜值”实现再提升,带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补齐污水治理短板

      让美丽乡村碧水长流

      “以前家家户户的污水都直接往马路上排放,整个村子都是臭的,现在全部用管道送到污水站进行处理,村里的环境好多了。”月山镇村民们开心地描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实施前后的变化。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对于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村民生活的幸福感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据统计,开平市辖区内13个镇均建成镇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厂设计总规模为2万吨/日。2018年,开平市依托PPP项目完成了首批371个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由社会资本负责建设和运营维护。2019年,开平市继续发力,采用政府投资模式建设完成了330个自然村污水设施。2020-2023年,开平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进入攻坚和收尾阶段,计划建设覆盖1870个自然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总投资约6.58亿元。

      开平市将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和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相结合,村小公园、党建小广场、雨污分流等项目协同推进,统筹实施,打造示范效应,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按照“实现干净整洁、完善基础设施、绿化村庄庭院”的工作思路

    按照“实现干净整洁、完善基础设施、绿化村庄庭院”的工作思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