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0

    流行朋克作为摇滚乐中生命力持久的人气选手

    2024.02.27 | admin | 23次围观

      首先解释一下标题。《乐队的夏天》看得手痒,想借题发挥,写点东西,做个系列推送。看官方页面,《乐队的夏天》应该有11期,31支乐队;准备有节奏的写上个20篇,每周2篇。这是第一篇,试试水,后面可能节目崩了,或者自己没精力写,有一篇算一篇。

      标题里的BB,是想给《乐队的夏天》找一个简称,自己意译是the Summer of Band,简写SB,顺便致敬一下1967年的「爱之夏」(the Summer of Love)。结果看官方海报翻译是the Big Band,那就BB好了。

      以下正文:

      《乐队的夏天》有点小想法,想尽可能展示更多风格, 并在宣传中给出了自己的分类,如下:朋克(3)、民谣(2)、Funk(3)、电子流行(1)、爵士(1)、全能王?(1)、流行(2)、摇滚(9)、复古摇滚(2)、流行说唱(2)、英伦摇滚(3)、重金属摇滚(1)、核(1)。

      然后集中火力在第一期,狠狠黑了朋克一把。

      地下婴儿看了会沉默,生命之饼看了会流泪,Joyside看了会后悔重组,脑浊看了会继续解散,PG看了会哑火,大张伟看了会睡着。

      先不吐槽节目的官方分类,分类的目的是着重强调这是乐队的夏天,而不是摇滚的或者随便哪个谁的夏天。把朋克、金属等等从摇滚里分出来也完全没问题。但是在「何为朋克」这个问题上,却十分敷衍浅显。把人拉下水,就没打算整上岸。

      「用没心没肺的方式解构世界」,这个解释还是着边的,又不显得太反动。毕竟在所有朋克中,适合参加这个节目的,有且只能有流行朋克;各种乐队风格里,在主流音乐战场创造过佳绩的,也首推流行朋克(花儿乐队)。流行朋克和原教旨主义的朋克固然有明显的边界,但只要有那么一点「解构」的意识在,哪怕大张伟已经化身综艺咖,仍然能享受「真朋克」的赞誉。

      但所有解释,重点在于「解构」,而不是态度或穿着打扮。有时候这种解构甚至是预谋很深的,并且可能拿出没心没肺的样子,来制造滑稽的反差。可惜《乐队的夏天》里,只剩下了「没心没肺」,是真的「没心没肺」。还什么简单无脑,太没心没肺了。

      经拿「养生朋克」自嘲的人们,都没有想到,有一天「朋克」竟然会这么低声下气。

      说回节目。反光镜第一个登台,效果不错,加上新裤子等以朋克出道的种子选手在,让人误以为流行朋克将会被节目钦定。接下来却大跌眼镜,三支朋克乐队被拿到一起乱剪一通,还做出了「吃烤鸭、玩游戏」的鬼畜,节目开始对朋克发出五花八门的解读,最后特意选择了最幼稚的,然后称之为,有态度。

      再加上差的可怜的排名,反光镜之外的「朋克」,直接被节目打包抛弃,还乱贴了一堆标签。

      这离真正的朋克到底有多远? 真正的朋克,歌词是这样的:我要把我的热血和大便 统统抛在这旗帜上面——地下婴儿《觉醒》

      这句歌词请配合节目截图食用,是同一首歌。

      当然,这句歌词并不可能出现在综艺上。更不可能出现的,是一些极端的朋克。

      PG是最为极端的朋克,用猪圈讽刺过中国摇滚圈。这在他们所有作品里,算骂的轻的。摇滚圈是个猪圈 有大猪小猪和老猪有一天猪圈里生了两堆火 烧得大猪小猪老猪互相吹——PG《圈》

      生命之饼的名字改成了SMZB,歌词从中文到英文,到现在歌词已经全网下架。放一个相对不太和谐的吧。你已不再需要任何的勇气 你已不再感到压抑因为墙上那道影子就是你 ——SMZB《Chinalism》

      在地下,热血粗粝的朋克乐队,还有更多难登大雅之堂的作品。所以对反光镜乐队的那句描述——「第一支在人民大会堂演出的朋克乐队」——是为了凸显朋克在人民大会堂出现的荒谬感。

      不过反光镜身上并不存在这样的荒谬,甚至有点积极阳光。但即使在流行朋克,即便是能登大雅之堂,也还是带着朋克的色彩,至少要颓一下,丧一下。在学校中感到了压力 同学们在相互地打击面对着你的问题 不知道该怎么反应——花儿乐队《放学啦》寂寞围绕着电视 垂死坚持 在两点半消失多希望有人来陪我 渡过末日——花儿乐队 《静止》

      这些歌里饱含着一种「大张伟天天被人打过对生活已经绝望」的感觉。当然,就这类的流行朋克,也不太适合登台。

      熊猫眼乐队反复强调崇拜花儿乐队,但《我爱吃烤鸭》这首作品,更像是花儿乐队成名后的口水歌。

      而异常欢脱的青年小伙子,也是有不一样的经典歌词在的:就你丫最朋克 就你丫最不服——青年小伙子《你听听多难听》

      然后节目上一看:这是肥宅游戏大叔吗?

      上了节目的《我爱吃烤鸭》和《我要玩游戏》,完全是奔着流行路线去的,这些乐队来参加节目,也是怀着一颗流行的心。结果节目组为了彰显「风格」,牢牢把这两首歌钉在了「朋克」的耻辱柱上。相比之下,葡萄不愤怒的歌值得把完整版剪进节目,但也被合并同类项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从抛弃原教旨主义的朋克,到选择流行朋克中的积极阳光,再到节目的魔鬼剪辑,「朋克」这个词,被层层剥皮,最后蒙上了一层节目效果最好的皮,终于被利用,被抛弃。

      唯一的希望是,反光镜肯定是能在节目中走比较远的,可能在后面的节目里,丰富一下对朋克的解读。

      「摇滚」这个词,也历经了千万种解读,但即使在大众印象里,也始终带有一点反叛色彩,或者至少有一点个性。「朋克」就厉害了,在节目安排下,集体上演了一次反面教学,被打上滑稽的标签。

      曾经,大家都是在地下,而有一天,地上音乐和地下音乐会更加泾渭分明。曾经,大家都是朋克,如今,也会有人选择拥抱快乐,有人选择继续愤怒。任何一种亚文化走向主流,都要打扮一番墨粉登场,流行朋克作为摇滚乐中生命力持久的人气选手,值得拥有姓名。

      但在节目效果面前,在剪辑师的手下,不好意思,你不配。

      两个当事人乐队的反应,也没有朋克的意思。他们的微博认证,一字不差的加上「爱奇艺 《乐队的夏天》参演乐队」;他们的微博里,顶多自嘲一句,马上还是分享切了节目的纯享版。

      在这个满怀期望的夏天,有人得到了流量,有人失去了尊严,有人可能都不在乎,没心没肺地唱道:

      不过是一场游戏。

      点击阅读本号关于朋克的其他文章:

      十多年前和五月天同台的北京朋克,今天还好吗?

      《还我蔚蓝》的人民大会堂往事

      中国摇滚作死指南

      消失的摇滚青年

      小清新音乐节消亡史

    流行朋克作为摇滚乐中生命力持久的人气选手

    流行朋克作为摇滚乐中生命力持久的人气选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